一、F35防銹油技術要求
1. 油膜性能:需形成厚度約5.1μm的致密保護膜,隔絕水分和腐蝕介質。根據實驗室數據,其油膜在85%濕度環境下可使45號鋼經14天濕熱試驗保持A級表面狀態,鹽霧試驗5天后鋼片評級為A級。
2. 脫水與適應性:脫水速度需在30分鐘內完成,確保防銹添加劑快速成膜。同時要求具備高破乳性,即使在堿性污染環境下仍能保持防護效果。
3. 環保與安全:溶劑體系需通過SGS檢測,不含鉛、鎘、汞等有害物質,揮發性有機物(VOC)含量低至32g/L,符合歐盟REACH法規。
二、適用材質與成分分析
1. 基礎油:中質機械油(占比約70%)。
2. 添加劑:石油硫酸鋇(防銹)、羊毛脂鎂皂(成膜)、工業凡士林(粘附性)。
3. 溶劑:環保型揮發性溶劑(如石油醚)。
4. 適用材質:鋼、鑄鐵、銅及銅合金等金屬材料;精密元器件(如航空發動機葉片、航電設備)。
三、油封工藝與加熱操作
1. 浸涂法:適用于小型工件,需瀝干多余油液(推薦溫度20-30℃)。
2. 刷涂/噴涂法:用于大型或復雜結構件,確保油膜均勻。
3. 長期封存:配合鋁塑薄膜或蠟紙包裝,防護周期可超過36個月。
加熱注意事項:僅限稠度較高批次使用,加熱溫度需控制在50-60℃(避免溶劑揮發失效);嚴禁明火直接加熱,推薦采用水浴或電加熱夾套。
四、執行標準與認證要求
1. Q/SH004.6.05-85:規定油膜厚度、鹽霧試驗、濕熱試驗等關鍵指標。
2. ISO 12944:防銹期分級認證要求,C5-M級長效防護。
五、工序間防銹操作及應用場景
1. 預處理:采用堿性清洗劑去除金屬表面油脂和顆粒物。
2. 涂覆:噴涂或浸涂后靜置30分鐘成膜。
3. 后處理:啟封時使用溶劑油(如航空煤油)快速清洗。
航空制造環節,用于加工后零部件的工序間防護(防銹期3-6個月);戰備封存環節,用于黑色金屬和有色金屬的長期封存防銹,封存期可達3年;替代傳統亞硝酸鈉防銹劑,符合無毒化工藝升級需求。
六、技術優勢與行業驗證
惡劣環境適應:在-20℃至110℃區間保持穩定性能,通過北方寒冬地區和南海高濕環境實戰測試。
經濟性對比:檢驗數據顯示,使用后發動機渦輪葉片維護成本降低67%,清洗周期從50小時延長至200小時。
從精密元器件到整機封存,從工序間防銹到長期戰備儲存,我司的F35防銹油已經通過嚴格的場景驗證。用戶可以根據使用需求選擇涂覆工藝,以發揮其防護效能。